肩關節疼痛的數量相對於全身肌肉骨骼系統問題占了第三多,大概影響了約7~26%的成年人,不但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會痛到無法工作。根據統計,肩膀疼痛的最大宗來源是來自於旋轉肌疾病(rotator cuff disease)。過往研究也指出,肩關節夾擠(shoulder impingement)是導致旋轉肌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肩關節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可大致分為外夾擠與內夾擠。根據解剖學,肩峰下空間到肱骨頭只有5-10mm,而外夾擠症候群(external impingement)是指肩關節做抬舉動作時,喙肩弓(coracoacromial arch)壓迫下面的軟組織,包括: 滑液囊、旋轉肌肌腱與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而內夾擠症候群(internal impingement)最早是發現於上肩式投球的運動選手,這類型的病人在做肩關節外展與外轉的姿勢時,棘上肌/棘下肌肌腱聯合了上/後肩關節唇遭受到關節擠壓。
 
       臨床上,無論各式肩關節夾擠症候群,都可能造成旋轉肌疾病或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炎,甚至會進一步導致肩關節唇撕裂、肩關節不穩與沾黏型關節曩炎(五十肩)。臨床上以外夾擠症候群數量占最多也較為大家所熟知,外夾擠症候群最早是由Charles Neer這位學者所提出,他更把整個病程區分成三階段;
第1階段: 這階段病人通常很年輕,年齡小於25歲,這類病人會因為棘上肌肌腱與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發炎而引起疼痛,但是此時因為發炎所引起的腫脹與出血現象,是可以被治療恢復的。
第2階段: 這類病人年齡大約若在25-40歲左右,他們的的棘上肌肌腱與肩峰下滑液曩,因為受到長期反覆發炎的影響,進而引起纖維化反應,因此這階段病人肩關節活動會有疼痛感覺。
第3階段: 這階段病人年齡大於40歲左右,有長期肩關節疼痛病史,會導致骨刺增生,甚至會伴隨有旋轉肌肌腱部分或完全斷裂。
 
       正常人肩關節上舉過程,肩胛骨會做出上旋(upward rotation)與後傾(posterior tilting)的動作,但仔細觀察肩關節夾擠症候群這類型病人,他們的肩胛骨後傾與上旋角度明顯減少,內轉角度(internal rotation)卻增加,鎖骨也有過度上提的情形。而肩胛骨動作位置主要是受到胸骨-鎖骨關節(SC joint)與肩峰-鎖骨關節(AC joint)彼此交互影響的結果。近年來研究直接指出,肩胛骨與鎖骨動作異常,是造成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很重要的病理機轉。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