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顎關節症候群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TMD) 是指因顳顎關節問題所引起的顳顎關節疼痛、減少下頜活動、 顳顎關節響聲、 頭痛、 頸痛、 面部疼痛與咀嚼疼痛等。根據統計每人一輩子有高達34%會罹患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全美國更是超過 1700 萬人受到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困擾。
過往研究指出,物理治療包含徒手治療、運動訓練(關節本體感覺訓練)與儀器治療,是能有效減少疼痛和增加顳顎關節活動度。最近我們物理治療所來了好幾位有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困擾的病友,希望這篇整理國外資料,對大家的健康能有所幫助。
首先要提醒,長期不良的頭頸姿勢,會造成顳顎關節的肌肉群緊繃,進而引起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另一方面,顳顎關節症候群(TMD)也會引起頭痛、頸痛。因此治療這類病人,顳顎關節與頸椎、胸椎應該都要詳細檢查。
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大致可分成以下類型:
1. 關節軟組織炎 (Arthralgia;Capsulitis;Synovitis):
顳顎關節周遭軟組織發炎。顳顎關節可觸摸到疼痛,輔助顳顎關節活動測試會引起疼痛。
2. 關節囊纖維化 (Capsular fibrosis):
下頜打開會偏向患側邊,下頜骨無法側偏向好邊,輔助顳顎關節活動測試會發現活動度變小。關節囊纖維化是因為長期關節軟組織炎惡化所導致的。
3. 咀嚼肌症候群 (Masticatory muscle disorders):
咀嚼肌症候群是指包括masseter, temporalis, medial pterygoid muscles肌肉太緊繃,造成顳顎關節打不開。
顳顎關節觸摸與擠壓,或是輔助顳顎關節活動測試,都不會誘發這類型病人疼痛。但是咀嚼肌群觸摸會發現激痛點(trigger pont)。這類型病人疼痛所引發的原因常跟心理壓力、憂慮有關。
4. 過度活動 (Hypermobility):
顳顎關節打開大於4公分,打開末端有響聲,下頜骨打開會偏離患側邊。 輔助顳顎關節活動測試會發現顳顎關節關節活動度變大。一般而言,這類型病人並不會有疼痛症狀。
5. 可復位的關節盤異位 (Articula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
關節變得鬆弛,使的後韌帶和側韌帶被拉過長,在下頜活動範圍裏,無法將關節盤(disc)保持在其理想位置。這類型病人平時關節盤(disc)會在下頜骨前面,顳顎關節打開末端時,下頜骨會重新落在關節盤(disc)下方,此時會有響聲。這類型病人下頜打開會偏離患側邊。
6. 不可復位的關節盤異位 (Articula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
這類型病人在整個顳顎關節活動過程,關節盤(disc)都會在下頜骨前面。使的顳顎關節關節活動度減小,少於2.5公分。這類型病人下頜打開會偏向患側邊。輔助顳顎關節活動測試會發現顳顎關節關節活動度變小。
7. 顳顎關節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
顳顎關節退化發炎,限制了顳顎關節活動度,在關節活動過程中一直有響聲。這類型病人在x光片檢查,可明顯被分辨。
以上顳顎關節症候群(TMD)分類,可以是單獨存在,也可能有合併發生的問題。需要仔細評估檢查再予以治療。
(圖片來源google)
~放緩呼吸~促進自律神經平衡,幫助大家來紓壓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 (Hip-spine syndrome)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徒手治療方法 ~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頸因性頭痛(cervicogenic headaches) ~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五 十 肩 (frozen shoulder) ~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薦髂關節疼痛(sacroiliac joint pain; SI pain) ~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黃 郁 翔 物 理 治 療 所 用 心 守 護 大 家 的 健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