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治療,骨科痠痛復健,脊柱側彎,肩頸腰背疼痛,五十肩,坐骨神經痛,手術後復健訓練,運動傷害,姿勢評估,矯正鞋墊製作

依據流行病學統計,現代人高達21%會有肩膀疼痛問題,如果工作類型需要重複手舉高過肩的族群,更高達60%會罹患肩膀疼痛問題。

 

社會需要百工百業,需要出勞力手舉高過肩的工作,一樣是令人尊敬而且對社會十分重要。

 

長期需手舉高過肩的工作族群如何避免肩膀疼痛?

 

國際期刊(J Electromyogr Kinesiol)2010年有研究指出,有~不良姿勢~的人例如頭過度往前與圓肩(肩膀過度往前),會有肩胛骨過度前傾與外擴問題,此時如果提重物高舉過肩,會發現胛骨會有不正常的運動力學, 這原因就可能導致肩關節夾擊與肩膀疼痛問題產生。

 

所以手需出力重複舉高過肩工作的族群,需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是否有~頭過度往前與圓肩不良姿勢~,如果能維持良好姿勢,肩胛骨就能有正常的運動力學,比較能避免肩膀疼痛的困擾。此外已經有肩膀疼痛的人,就算平時無須依賴手出力工作,也需提醒自己維持良好姿勢,早日脫離肩膀疼痛的困擾。

 

#肩膀疼痛
#頭過度往前
#圓肩
#手出力重複舉高工作族群

資料參考: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大的疼痛族群都期望能早日脫離疼痛困擾,可是我們對於~疼痛~真的了解嗎? 

 

~科學人~雜誌在2017年有一篇文章,介紹近代關於~疼痛~的新知,在此分享給大家,希望對現在正受到疼痛折磨的人有所幫忙。

有幾個重點:
1. 疼痛都吃止痛藥有效嗎?
止痛藥種類繁多,新藥也持續在研發,各有不同抑制疼痛的機轉。但是身體有疼痛就想單靠止痛藥治療,也並非都有效果,可能還會有嚴重的副作用。

 

2. 什麼是痛覺異常? 大致有兩種:
(A) 痛覺過敏: 對一般的疼痛刺激反應過度。

(B) 異位疼痛: 對一般正常無害的刺激過度反應,例如身上衣物輕微碰觸皮膚,或是彎曲身體關節,都可能產生無法忍受的疼痛。

所以並非大腦感覺有疼痛,就是表示身體正遭受到有害危險刺激,切勿過度緊張。

 

3. 為何會有痛覺敏感異常?
(A) 周邊敏感化: 身體周邊促進發炎反應的分子可能影響痛覺受器,對偵測到的有害刺激過度反應;甚至在沒有任何環境刺激下,這些發炎分子也可能促使痛覺受器發出訊息,讓大腦感覺疼痛。

(B) 中樞敏感化: 是因為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導致痛覺傳遞路徑的活性增強,改變的情況包括對神經傳遞物(由痛覺受器釋放)產生反應的受體數量增加,甚至還可能是神經線路出現新的接線,以及喪失了原本抑制疼痛訊息的神經細胞。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理想頭部姿勢就側面觀而言是指~外耳孔對齊肩膀~,使頭部重心盡量靠近身體中軸線。

 

~頭部過度往前~   是頭部最容易呈現的不良姿勢。(如圖1)

 

經常維持~頭部過度往前~這種不良姿勢,對身體痠痛有影響嗎? 在此有幾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1. ~頭部過度往前~與張力型頭痛有關:

~張力型頭痛~是最常見的頭痛類型,廣泛地影響了全球近19億人口。

最近(2019)國外有發表一篇系統回顧文章,統整以往48篇研究發現,張力型頭痛與~頭部過度往前~不良姿勢有關。(Musculoskeletal Science and Practice, 2019)

這可能原因是~頭部過度往前~會增加頸椎後側壓力,容易形成肌筋膜疼痛。如果長時間維持,頭與頸部周圍肌肉對壓痛敏感度增加;另外,可能有疼痛訊號經由神經上傳大腦的中樞敏感問題,最後就引起張力型頭痛。

 

2. ~頭部過度往前~的程度愈大,不良姿勢愈差,是否與頸椎疼痛嚴重程度和引起日常生活失能有關?

國際徒手治療權威期刊(Manual Therapy, 2008)有研究發表指出,如果頭部過度往前愈多,會有頸椎疼痛程度較大,和伴隨有日常生活失能較嚴重的困擾。

 

3. 辦公室工作族群,如果有頸椎疼痛困擾問題跟~頭部過度往前~有關嗎?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腰椎間盤突出會壓迫腰椎或薦椎神經,引發下肢痠疼麻等症狀,也被稱為坐骨神經痛,病程嚴重時有可能引起下肢肌肉無力萎縮。

 

但是許多人不曉得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也可能引起臀部肌肉群疼痛甚至於萎縮。

 

國外醫學期刊於2009年有一篇個案分享文章,內容提及病人罹患椎間盤突出,在腰椎第5節與薦椎第1節之間 (L5S1),進而壓迫第1薦椎神經,導致了同側梨狀肌萎縮。(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09)

 

就生理解剖而言,梨狀肌屬於深層臀肌,其神經支配來源是第5腰椎神經與第1和第2薦椎神經(L5,S1,S2)。因此,如果這3條神經有被腰椎間盤突出壓迫,是很有可能引起梨狀肌萎縮。

 

~梨狀肌症候群~ 主要是指梨狀肌肥大,進而壓迫梨狀肌下方的坐骨神經,產生類似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下肢痠麻疼症狀。另一方面,有研究指出梨狀肌萎縮緊繃,也有可能引起梨狀肌症候群。

 

臨床上,偶而會遇到腰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產生坐骨神經痛的病人,經過外科手術解除了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但是手術後經過很長時間甚至1年以上,臀部下肢痠麻疼症狀依然沒改善。

 

此時檢查梨狀肌是否緊繃,再適時給予治療放鬆梨狀肌,與訓練萎縮的臀部肌肉群可能是好方法。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著時代演進,現代人生活比以前承受更多來自身、心與社會多重的壓力,因此~慢性疼痛~已經不再是陌生名詞。根據一項醫學統計,全美國大約有1.16億人患有慢性疼痛,而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各國大約有10.1%至55.2%的人患有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是指持續很長時間的疼痛,其醫學上簡單的定義是~超出預期的治愈期還會有疼痛~,所以開始發病後3個月或6個月以上還會疼痛,就可能是慢性疼痛。

 

        過往全世界有許多研究指出,慢性疼痛有可能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但是到底是因為交感神經太強(容易興奮緊張)? 還是副交感神經太弱(難以身心放鬆)有關?

 

       針對這個問題,國際疼痛權威期刊(Pain)在2016年有一篇綜合分析研究,內容統整了過往51篇相關研究發現,明確的指出~慢性疼痛族群有副交感神經太弱問題~,這也可能導致身心較難放鬆。

 

        我們常常遇到慢性痠痛病友在治療過程詢問,有什麼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讓身心放鬆? (哈哈!天天都是選總統新聞,好煩喔!)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最近2018年有一篇外國研究指出,利用~放緩呼吸~,(就是指吸氣4秒與呼氣6秒,每次呼吸共10秒),只要利用這種~放緩呼吸~10分鐘,就能明顯提升副交感神經。( Mental Illness 2018)

 

      記得如果在執行~放緩呼吸~時,如果能再藉由腹式呼吸,就是經由鼻子吸氣進入腹部鼓起,再由嘴巴吐氣腹部下沉。因為腹式呼吸可以減少脖子肌肉因呼吸而出力緊繃,如此就更容易有效提升副交感神經來讓身心放鬆。(如圖)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學之父~尊稱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一位古希臘醫師,有一句至理名言:讓食物成為你的藥 (Let food be thy medicine)

 

有許多來痠痛族群病友都會問,有什麼食物或是需補充什麼可以改善長期疼痛?

查詢了近年來國際期刊,就有一篇探討~營養與疼痛~之間關係的文章(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5),在這裡有幾個重點跟大家分享。

 

1.  ~天然的尚好(台語)~,來自農場的東西是食物;而來自工廠的東西通常不再是食物了。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避免吃加工精製的食品,因為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不健康脂肪、精製碳水化合物、鹽、穩定劑、抗生素和防腐劑等化學物質,熱量也偏高。

 

2.  加工食品飲食會降低身體pH,進而影響身體內酵素活性(酵素活性最佳pH 值為6.5–7.5)。相反的,多吃天然的綠色蔬菜、扁豆和大多數水果都可提高 pH 值。

 

3.  多吃含纖維、健康油、水果和蔬菜的飲食;與減少攝取含糖、澱粉碳水化合物與不健康的油脂可以減少身體發炎與生病。

 

4.  升糖指數越高的食物(GI食物),食用後越容易使血糖飆高,容易引發慢性退化性疾病、情緒易怒和身體發炎。而慢性發炎會進一步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也會加重身體疼痛。建議可改吃低GI食物。

 

5.  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善慢性疼痛與增加肌力。老年人與肥胖者容易缺乏維生素D,會引發身體發炎與生病,應該適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

 

文章標籤

huangyux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臨床上有髖關節問題的病人,通常也伴隨有下背痛脊椎問題, 這種情況被稱為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Hip-spine syndrome)。

這是為什麼呢? 以生物力學研究來探討就可發現,這是因為脊椎、骨盆與髖關節會彼此代償影響。

 

1. 脊椎、骨盆與髖關節如何互相影響?
根據國際脊椎權威期刊Spine(2017)與European Spine Journal(2011)研究指出,下背痛族群容易有腰椎前彎幅度過小問題,會導致身體重心容易過度前移。此時身體會利用代償動作來避免身體重心過度前移,例如骨盆會後傾或是增加膝關節彎曲來代償。(如圖一、圖二)

 

2. 骨盆後傾對髖關節的影響?
國際期刊The spine journal(2019)與HIP International(2019)都有研究指出,為了平衡脊椎使骨盆發生代償性後傾,會限制髖關節活動度,髖臼前傾增加,導致髖臼容易後夾擊疼痛,這種改變髖關節運動學, 很可能會導致繼發性髖關節炎發生。(如圖三)

 

3.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Hip-spine syndrome)讓我們了解脊椎、骨盆與下肢髖關節或膝關節,都可能彼此代償影響。所以臨床上,整體評估檢查減少彼此代償,應有助於治療下背痛合併有髖關節問題。

 

#下背痛合併髖關節問題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
#骨盆代償性後傾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著時代文明演進,生活愈來愈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辦公或低頭划手機引起的脖子疼痛問題也愈來愈多。許多脖子疼痛問題經過X光影像檢查,都可能有頸椎排列過直的問題,這跟脖子痠痛有何關係呢?

 

        1. 人體頸椎正常情形是什麼形狀呢? (圖一)

人體頸椎共有7節,會排列形成往前彎曲幅度(lordosis)。維持頸椎良好的前彎幅度的力量,是由80%肌肉與20%骨骼韌帶系統所提供。

     

        2. 為何長時間低頭划手機會容易引起脖子痠疼? (圖一; 圖二)

因為長時間低頭,容易形成【頭部過度前移】的不良姿勢,頭部過度前移會促使頸椎排列前彎幅度減少變直,影響脖子周圍肌肉力量平衡與脊椎穩定。

頸椎型態一旦因不良姿勢而改變,頸椎關節與肌肉韌帶也會產生異常受力,這些關節肌肉韌帶含有許多機械感受器,異常受力會干擾這些機械感受器,進而影響脖子感覺回饋。

因此脖子肌肉更無法有效收縮,最後導致頸椎不穩而退化,引起脖子長期痠疼,甚至會引發頸因性頭痛與頭暈問題。

 

        3. 物理治療處理脖子痠疼問題,需特別針對【頸椎前彎幅度過小】問題做改善嗎?

這幾年國外有好幾篇研究指出,如果治療能加強讓頸椎盡可能回復到正常的前彎幅度,能有效治療脖子長期痠疼,與頸因性頭痛或頭暈問題,這種治療效果甚至可維持長達1年。

 

        4. 脖子眾多肌肉群裏,是【彎屈肌群】還是【伸直肌群】沒力,容易引起脊椎前彎幅度變小?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膝關節痛與下背痛問題時常困擾著老年族群,流行病學統計發現同時有這兩種問題的比例還真多。

 

      國外有許多研究針對脊椎與膝關節的生物力學來加以探討,發現脊椎與膝關節型態是彼此互相影響的,所以也將這種現象稱為>> 膝-脊椎症候群 (knee-spine syndrome)。

 

       1. 什麼是膝-脊椎症候群?

脊椎前傾角度增加(圖三)與腰椎前曲幅度減少(圖四)>>(類似不良駝背站姿),此時身體為了平衡重心,促使膝關節彎曲角度增加。

這種脊椎與膝關節型態互相影響稱為膝-脊椎症候群。

 

     2. 為什麼下背痛與膝關節痛容易合併發生?

下背痛族群常常伴隨有不良駝背站姿,比如脊椎前傾角度增加與腰椎前曲幅度減少的問題。此時身體為了平衡重心,促使膝關節彎曲角度增加,這樣也會使膝關節受力承重增加,最後也導致了膝關節退化疼痛發生。(圖一)

 

      另一方面,也可能先有膝關節退化疼痛,伴隨膝關節彎曲攣縮。此時身體藉由增加脊椎前傾角度與減少腰椎前曲幅度來平衡重心,這種不良駝背站姿也間接導致下背痛發生。(圖二)

 

      3. 結論: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著~就足以引起下背痛甚至於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隨著時代演變,多數人的工作型態從站姿勞力工作,慢慢轉變成需長時間坐姿工作。舉例來說,就有統計指出,全美國人平均每天花在坐姿時間非常長,大約占了55%的工作時間或是7.7小時。

大家都曉得每天需搬貨物性質的工作族群,是很有可能引起下背痛。可是事實上,需長時間坐姿工作的白領階級,來物理治療所尋求下背痛治療的數量也沒比較少。
 

因此,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1. 為何~坐姿~會引起下背痛?

人體腰椎共有5節,從側面觀看,腰椎正常排列是向前彎曲(lumbar lordosis) ,角度大約是40~60度。

坐姿容易使骨盆後傾,使的腰椎前彎曲度變小,此時身體的重心會過度往前,進而引起椎間盤受擠壓而向後突出,嚴重時椎間盤突出還會壓迫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另一方面,腰椎前彎曲度變小,也會使下背肌肉群過度被延展緊繃,引起下背肌筋膜疼痛。

國際脊椎知名期刊在2017年做系統回顧分析,證實下背痛病人族群其腰椎前彎曲度,確實小於正常無病痛的人。(The Spine Journal 2017)

 

2. 什麼樣的坐姿,才不會減小腰椎前彎曲度?

2015年國外有針對好幾種坐姿做研究,證實~身體坐正或是有腰靠支撐~,比較能維持良好的腰椎前彎曲度。(Asian Spine Journal 2015)

但是~身體駝背腰鬆垮坐姿~,甚至於~盤腿坐姿~,都會明顯減小腰椎前彎曲度。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大家都曉得長時間坐姿低頭辦公,或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很容易引起脖子疼痛僵硬。可是大家可能不曉得肩胛骨內緣疼痛,其位置類似膏肓穴附近疼痛,這也可能是脖子問題所引起的,如果單純以為這僅是肩胛骨內緣肌肉或是這一區關節所引起的疼痛,而治療也僅侷限在肩胛骨內緣肌肉與關節,疼痛問題可能難有效果,長期下來,病人也無奈覺得「病入膏肓」還真難好。

 

       根據國際脊椎權威期刊Spine於2006年研究指出,肩胛骨內緣疼痛可能與頸神經根病變有關,尤其是第7與第8頸神經根病變(C7,C8)。而另一本期刊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於2010年也指出第7與第8頸神經根,有神經分支可支配至肩胛骨內緣,而第7與第8頸神經根病變確實會引起肩胛骨內緣疼痛。

 

       長時間坐姿低頭辦公,或是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容易引起頭部過度往前,造成頸椎應有的曲度減小變得比較直,進而迫使脊椎之間的椎間盤向後突出,壓迫頸神經根引起頸神經根病變,如果是在頸椎的第7與第8頸神經根病變,就可能伴隨有肩胛骨內緣疼痛。

 

       因此肩胛骨內緣疼痛問題治療,需一併檢查評估頸椎,改善長期頭部前移不良姿勢,也要避免長時間低頭滑手機。

參考資料:
1. Spine 2006; 31:E568–E573
2.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2010;18(3):356-60

  37568249_2250348468527393_8841273595670822912_n  37427729_2250348621860711_4349817537358200832_n        39227256_2250348631860710_4981621601855340544_n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已開發國家的頭號殺手,但你知道因為胸口疼痛就醫的病人之中,被診斷為不穩定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有多少? 答案是只約佔了1.5%。事實上,胸口疼痛最常被診斷的病因依序為胸壁疼痛佔了20%;逆流性食道炎佔了13%;肋軟骨炎佔了13%;其他還包括佔比較小比例的肺炎、肺栓塞、胃食道逆流疾病、心理疾病如憂鬱症和恐慌症、鬱血性心衰竭與急性主動脈剝離等。
 
    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acute coronary syndrome)包括了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塞,是屬於須接受進一步醫療處置的急症,儘管這類族群佔胸口疼痛病人比例不高但卻十分危險。在此要特別強調病人因為胸口疼痛問題來尋求物理治療,可是物理治療僅能處理的族群,是來至肌肉骨骼所引起的胸壁疼痛問題。至於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病人得需先接受心臟科診治後,物理治療才能藉由運動來訓練其心肺功能。因此,胸口疼痛病人一定要先釐清是否因為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絞痛。
 
病人有心絞痛問題會描述其疼痛感覺來自深層但卻無法明確位置點,有時手臂也會有不舒服疼痛感,這種疼痛感覺會因為運動或情緒壓力所引發,但是休息或含舌下含片可舒緩。臨床上罹患心肌梗塞可透過12導心電圖來加以確診。可是如果無法立即給予心電圖檢查,現今研究也指出胸口疼痛病人如果有下列情況發生,包括疼痛會傳遞到兩手臂、聽診時有第三心因或伴隨低血壓,其罹患心肌梗塞機會愈高,而刺痛或觸摸可誘發疼痛這類型就不太像心肌梗塞。
 
對於急性胸口疼痛的病人,近年來臨床已發展出一套快速篩檢法,包含5個項目:1)男性大於55歲或女性大於65歲 2)已知有冠狀動脈疾病、阻塞性血管疾病或腦血管疾病的病史 3)運動會加重疼痛 4)觸摸無法誘發疼痛 5)病人猜測疼痛來至於心臟。5個項目各佔1分。0或1分只有1%會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但是4或5分就高達65%可能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因此要特別注意,總分4或5分的急性胸口疼痛的病人,應該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此時並非物理治療能處理的。
 
    最後要再與大家分享的是排除了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危險急症,我們能篩選出適合接受物理治療的胸口疼痛病人嗎? 有國外研究指出,1)局部肌肉緊繃 2)刺痛 3) 觸摸可誘發疼痛 4)缺乏咳嗽。以上這4項臨床因素至少有兩個,則有高達77%機率可預測是胸壁疼痛。這時再藉由進一步評估,包括觸診了解皮膚肌肉組織狀況、胸廓活動與呼吸模式、身體姿勢型態對稱性與收尋觸痛點。物理治療能改善肌肉骨骼所引起的機械性胸口疼痛問題。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背痛 (Low back pain) 一直是已開發國家頭號健康問題,同時也占據了極大的經濟成本。臨床上下背痛族群分類方法有很多種,選擇一種分類方法去孰悉,並同時學會鑑別診斷去釐清問題,對於治療人員是十分重要的。在這裡分享一種下背痛族群分類
 
一、 傷害感受性疼痛 (Nociceptive Pain):
    周邊組織受到傷害刺激,並藉由感覺神經元傳遞疼痛訊號。近年來研究指出這類型族群占了超過5成以上的下背痛病人。傷害感受性疼痛族群又可細分成4大類別:  A.腰椎間盤源性疼痛 B.薦髂關節疼痛 C.椎骨關節疼痛 D.肌筋膜疼痛。
 
A. 腰椎間盤源性疼痛 (lumbar discogenic pain):
    椎間盤後纖維環與近腰椎終板處含有神經纖維分佈,可傳遞傷害感受訊號,一旦椎間盤纖維環受傷破損,就會引發腰椎間盤源性疼痛。最近有回顧文獻發現,這類病人約占了4成的下背痛族群。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十字韌帶(ACL)是膝蓋韌帶中常見受傷之一,估計一年中,每3000 人就有1人會遭受前十字韌帶損傷,在美國每年超過 100,000 位前十字韌帶損傷病人需要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在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病友,須接受完整科學化、嚴謹有效率的物理治療運動訓練,才能避免韌帶二次受傷與膝關節功能再回復。

   

     前十字韌帶的功能是協助穩定膝蓋,在膝蓋活動過程中避免脛骨過度往前脫位。前十字韌帶損傷大部分是發生在體育活動中,有涉及快速變化方向與跳躍的動作(例如籃球、 足球、 滑雪、 曲棍球等)。

   

      在此附上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復建摘要,希望對大家健康有幫助。 
(資料來源:美國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ACL reconstruction guideline following autogenous patellar tendon graft; )
(建議這類病友一定要去合格醫療院所,接受專業醫療人員指導,也需遵從開刀醫師建議)

   

 一、 復健第一期 (手術後0~2周):
目標: 
1.強調可完全被動式伸直 (full extension)
2.膝蓋活動角度0~90度
3.下肢可漸進式承重 (走路膝蓋穿護具固定於0度)
4.減緩手術後疼痛腫脹

注意: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背痛是眾多肌肉骨骼系統問題裡最常發生的族群,腰肌症候群(Psoas Syndrome)所引起的下背痛卻常被忽略而沒確切診斷出來。如果沒有對症治療,治療效果亦不彰。
      
       腰肌症候群臨床症狀為腰薦區域疼痛,坐姿或站姿時身體完全直立有困難,疼痛有時也會發生在對側臀部,甚至一路往膝蓋延伸。
      
       比較困擾的是腰肌症候群所引發的臨床症狀跟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症狀卻十分相似,包括椎間盤突出、髖關節彈響症狀、大腸癌、大腸憩室炎、股骨滑囊炎、髖關節炎、前列腺炎、輸卵管炎。另外考量解剖位置可發現,腰肌內側緊鄰輸尿管,整個腰肌與闌尾都被腹膜整個包覆,因此輸尿管結石與闌尾炎都有可能間接造成腰肌症候群症狀。
     
  在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透過病史與理學檢查,釐清與排除其他問題,並確診腰肌症候群,達到有效治療是十分重要的。
     
       腰肌是由腰大肌(psoas major)與腰小肌(psoas minor)所主成,主要扮演讓髖關節彎曲與使脊椎做側彎動作。在跑步運動選手中,因為常常要用到腰大肌,因此兩側腰大肌練的較常人肥大,進而容易造成腰椎過度前凸(hyperlordosis)。不同的是在腰肌症候群病人身上,可發現單側腰肌異常緊繃的嚴重病理症狀,造成的原因可能與腰肌突然被拉扯與長期反覆坐站有關,另外也有國外研究指出兩腳不等長也可能引起腰肌症候群
 
       腰肌症候群病人若未好好治療,身體會產生許多代償性動作,因而伴隨許多附加而來的病症問題。例如左側腰肌緊繃,會使腰椎做左邊側彎,薦椎會在左斜軸(left oblique axis)上做左旋轉,如此會引起右側梨狀肌(piriformis)過度被拉扯,又因為梨狀肌緊鄰坐骨神經,最後透過梨狀肌緊繃來壓迫坐骨神經,進而引發坐骨神經疼痛一路往下延伸至膝蓋。
      
      腰肌症候群處理原則,主要是抑制疼痛與降低腰肌肌肉緊繃,慢慢增加腰肌延展性,可利用許多徒手治療手法包括: strain counter strain (SCS)、肌筋膜放鬆術(myofascia release)或 mascle energy technic(MET)手法來做伸展。另外也有國外學者提出,考量腰肌肌筋膜往上與橫膈膜(diaphragm)相連,因此腰肌與橫膈膜也會彼此互相影響,利用徒手方法針對橫膈膜做伸展對於治療腰肌症候群,也能達到有效治療。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肌筋膜疼痛(myofascial pain)是一種廣泛性地軟組織疼痛,其主要的特點是由激發點(trigger points)所引起的疼痛。根據統計,慢性疼痛族群中,有高達95%伴隨有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激發點(trigger ponits)可被區分為活躍型(active)與潛伏型(latent): 活耀型激發點會隨時隨地自發性地產生疼痛;而潛伏性激發點並不會自發性產生疼痛,除非經由觸碰才會引起疼痛。

        為何會形成激發點(trigger ponts), 近年來大家較能接受Simons學者提出的能量危機理論(energy crisis): 例如肌肉組織因為外力受傷,組織會釋放出促發炎性化學物質,一方面引起疼痛,另一方面造成局部血管擴張,增加通透性進而導致腫脹,組織腫脹會壓迫鄰近微小血管,減少血流供應導致肌肉缺氧,使的ATP能量來源供應不足,無法將鈣離子運送回肌漿網,造成肌肉僵直無法放鬆,另一方面組織因為局部缺氧會釋放出更多有害的化學物質引起發炎,如此惡性循環下形成激發點,進而引起肌筋膜疼痛。 

       激發點(trigger points)位置常見於肌肉、筋膜或肌腱的緊繃帶(taut band),觸摸激發點通常會引起疼痛,有時也會活化Ia感覺神經,進而引起運動神經元反射,造成肌纖維短暫性收縮,這種現象叫做局部抽搐(local twitch)。另一方面,緊繃帶限制了肌肉伸展,造成肌肉無力,也進一步限制了關節活動度。

      因此臨床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有以下幾種特徵: 1)肌肉有緊繃帶 2)緊繃帶有明顯疼痛點 3)可重複引起病人的疼痛感覺 4)局部抽搐 5)轉移性疼痛(refer pain) 6)無力 7)活動度受限 8)自主神經異常現象 (皮膚發熱、發紅、冒汗、起雞皮疙瘩)。現今研究指出,前三項是診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臨床必要特徵。

       肌筋膜疼痛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疼痛,疼痛感覺像鈍痛,來至深層不容易確定位置點,不太像尖銳的刺痛。臨床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可以區分成原發性(primary)和續發性(secondary)。
原發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原因包括受傷、解剖學上的異常、不良姿勢、因為工作因素造成過度拉扯在特定肌肉或肌腱韌帶等,過往研究也指出,如果有內分泌失調(甲狀腺素、生長激素)、缺乏鐵質、維他命D與維他命B12、心理壓力、睡眠困擾與缺乏運動等會更容易引起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續發性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原因來自於其他的共病症,導致機械性異常引起疼痛。
 
       在此值得一提的,肌筋膜疼痛容易轉移至其他區域,這種轉移性疼痛很類似神經根痛(radicular pain),但是長期神經根病變也會發展出肌筋膜疼痛,因此彼此可以是同時存在的共病症,在臨床上,很不容易區別。個人認為,如果能找到病人相似疼痛的激發點,並加以治療,至少應該可解決一半以上的問題。
      不良姿勢所引起的肌筋膜下背痛最常見於腰方肌,例如翹二郎腿會造成同側腰方肌縮短。長期一邊側臥睡造成骨盆傾斜,形成兩側腰方肌不對稱,因此這類病人晚上睡覺會覺得更疼痛。站姿或坐姿不良,導致腰椎曲度過大或過小,甚至造成脊椎側彎,也會形成過度壓力在腰方肌上。另一方面,解剖上異常如先天性兩腳不等長或半側骨盆較小等,也容易形成肌筋膜下背痛問題。
 
      評估肌筋膜下背痛重點包括病史詢問、觸診與觀察異常姿勢。其中觸診是很重要的臨床理學檢查來確認肌筋膜疼痛,觸診的方向是垂直肌肉走向,尋找肌肉組織軟硬不一致的區域,來搜尋緊繃帶。發現緊繃帶之後要再確認激發點位置,可利用平貼式觸診與擠捏法來搜尋最痛點,一旦發現激發點,可按壓5-10秒鐘,並詢問病人這種誘發出來的疼痛,是否很像平時困擾你的疼痛;另一方面也要檢查疼痛是否有轉移至其他區域。最後還要確認這種疼痛是否可以重複被誘發出來。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梨狀肌症候群(Piriformis Syndrome)是指坐骨神經受到梨狀肌(piriformis)壓迫,造成痠麻疼痛症狀。在此要先介紹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它是人體中最大條神經,是從腰椎第4到薦椎第3的腰薦神經叢腹枝所組成。就結構而言,坐骨神經可細分成是由兩條神經分支(脛神經與腓神經)結合而成。
 
       坐骨神經從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穿出來,根據研究統計:
(1) 有85%的人這兩條神經分支會緊密結合從梨狀肌下方走,一路向下往大腿後側經膝窩到小腿;
(2) 另外有2~3%的人,兩條神經緊密結合一起走梨狀肌上方;
(3) 還有高達10%左右的人兩條神經分開走,其中腓神經會直接穿越過梨狀肌;
(4) 只有1%的人這兩條神經會一起穿越過梨狀肌。
以上這幾種人體解剖上的差異,坐骨神經最容易被壓迫是哪一類型呢? 答案是直接穿越過梨狀肌,神經最有機會被壓迫(就像強盜一樣,要從此路過,要留下買路錢)。
      
        梨狀肌症候群可分成兩大類型: 原發型梨狀肌症候群(Primary piriformis syndrome)與次發型梨狀肌症候群(Secondary piriformis syndrome)。
原發型梨狀肌症候群發生原因就如上文提到的,是由解剖上的差異,神經直接穿越過梨狀肌所以容易受到肌肉壓迫。
次發型梨狀肌症候群發生原因是透過撞擊臀部受傷、或是長距離走路、跑步與長時間坐在堅硬表面,造成梨狀肌發炎、緊繃進而壓迫坐骨神經。
根據統計原發型只約佔了總體梨狀肌症候群的15%,因此大部分梨狀肌症候群是有受傷原因所造成的。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薦髂關節疼痛 (sacroiliac joint pain; SI pain) 約佔了整體下背痛族群15~25%。薦髂關節的功能主要上是將來自脊椎的力量,往下傳遞至骨盆與下肢;另一方面也可將來自下肢的力量往上傳遞至脊椎。因此薦髂關節在解剖構造上主要以穩定為主,跟腰椎相比,比較能抵抗往軸心向內壓力,但是對於抵抗翻轉與向下壓力卻是較弱,因此薦髂關節受傷的生物力學機轉,主要是同時承受了翻轉與來自軸向下壓力,造成薦髂關節前關節囊或韌帶受傷。過往研究指出,運動選手或因為工作需要,骨盆需重複性地承受單方向旋轉應力,較容易罹患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例如花式滑冰選手、越野滑雪與划船選手。
       薦髂關節是身體最大的軸向關節,是由薦椎與髂骨相交接,寬度約1至2毫米,關節表面呈現不規則,前1/3關節是一個滑液關節,其餘部分被韌帶所團團包圍,尤其是薦髂關節後側因缺乏後關節囊,更需要韌帶連結支撐,也因為周遭有眾多韌帶包圍,因此也侷限了關節活動。儘管如此,薦髂關節仍可在立體3個軸做小角度的活動(不會超過2~3度)。特殊情況如女性由懷孕到生產,因為受到催產激素影響,會使的骨盆關節鬆弛,進而增加薦髂關節活動度,這時候也會增加薦髂關節受傷的機會。
        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大抵可區分為“源自關節內”與“源自關節外”。源自關節內例如關節炎和感染。而源自關節外是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較常發生的類型,例如韌帶接骨點病變、骨折、韌帶受傷和肌筋膜疼痛。臨床上有許多受傷機制會導致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包括摔倒撞擊臀部、車禍(包括尾巴追撞與側邊撞擊)、走路踩空、兩腳不等長、不正常步態、長時間劇烈運動、脊椎側彎、懷孕生產、脊椎與薦椎融合手術、腰椎過度前彎的錯誤姿勢等。其中以意外占了約近5成的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原因。
       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臨床常見單側疼痛,常見的疼痛表現是位於髂後上棘(PSIS)下方3X10公分長方型面積。很可惜地,薦髂關節疼痛相較於其他種類的下背痛,並無特有的病理症狀,觸摸與特殊測試對於診斷出罹患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的敏感性與特異性都不高。近年來有學者提出4種測試包括:牽拉(distraction)、擠壓(compression)、大腿猛推(thigh thrust)與薦椎猛推(sacral thrust),上述若有2種以上測試會誘發疼痛,就又很高機會罹患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臨床上,仍是需要同時詢問病史、理學檢查與影像檢查,才能提高診斷罹患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的準確率。
       臨床上,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病人接受物理治療有幾個方向與大家分享。要注意異常姿勢與步態。量測病人兩腳長度,確認是否因為兩腳不等長,進而影響雙側骨盆高低與脊椎側彎,這種情形可藉由徒手調整骨盆與製作鞋墊幫忙可改善骨盆高低與走路異常步態。另一方面,病人如有骨盆前傾,增加腰椎前彎這種異常姿勢,要確認是否因為身體肌肉強度不平衡所導致,例如髂腰肌緊繃,同時伴隨髖伸直肌群無力。國外有研究直接指出,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這類型病人,常伴隨有薦椎前彎、前關節囊撕裂、腰肌緊繃、臀肌與腿後肌無力等症狀。因此物理治療要著重於伸展髖彎曲肌群,與訓練臀部肌群。針對薦髂關節位置異常與低活動度,也可藉由關節鬆動術與整脊來改善。婦女懷孕引起薦髂關節鬆弛造成疼痛,可建議穿著骨盆綁帶(sacroiliac joint belt),來改善薦髂關節穩定度。近年來也有國外研究藉由肌內效貼紮來穩定薦髂關節,可有效改善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薦髂關節穩定度主要提供者是周遭韌帶,但是周遭肌筋膜組織也可以幫忙影響薦髂關節的活動與穩定,這些包括擴背肌、胸腰椎肌筋膜、臀大肌和梨狀肌。例如病人一旦薦髂韌帶後長側肢鬆弛,會藉由增加腹橫肌、擴背肌與臀大肌收縮來穩定薦髂關節。脊椎運動時,會藉由腰部多裂肌和腹內斜肌收縮來穩定脊椎。有研究指出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病人會延遲腰椎骨盆肌肉群收縮現象,包括腰部多裂肌、腹內斜肌和臀大肌。綜合上述,脊椎骨盆肌肉穩定運動訓練,對於改善薦髂關節疼痛(SI pain)是非常重要的。
 
 
10645283_526806227449415_5824365655871446060_n.jpg    10628203_526806350782736_8088872267828288106_n (1).jpg

                                                                                                        黃 郁 翔 物 理 治 療 所 關 心 您

髖關節-脊椎綜合症 (Hip-spine syndrome)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腰椎間盤突出引起深層臀肌疼痛萎縮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肩胛骨內緣疼痛 (膏肓痛)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急性胸口疼痛 (Acute chest pain)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院長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肩關節疼痛的數量相對於全身肌肉骨骼系統問題占了第三多,大概影響了約7~26%的成年人,不但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甚至會痛到無法工作。根據統計,肩膀疼痛的最大宗來源是來自於旋轉肌疾病(rotator cuff disease)。過往研究也指出,肩關節夾擠(shoulder impingement)是導致旋轉肌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肩關節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可大致分為外夾擠與內夾擠。根據解剖學,肩峰下空間到肱骨頭只有5-10mm,而外夾擠症候群(external impingement)是指肩關節做抬舉動作時,喙肩弓(coracoacromial arch)壓迫下面的軟組織,包括: 滑液囊、旋轉肌肌腱與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而內夾擠症候群(internal impingement)最早是發現於上肩式投球的運動選手,這類型的病人在做肩關節外展與外轉的姿勢時,棘上肌/棘下肌肌腱聯合了上/後肩關節唇遭受到關節擠壓。
 
       臨床上,無論各式肩關節夾擠症候群,都可能造成旋轉肌疾病或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炎,甚至會進一步導致肩關節唇撕裂、肩關節不穩與沾黏型關節曩炎(五十肩)。臨床上以外夾擠症候群數量占最多也較為大家所熟知,外夾擠症候群最早是由Charles Neer這位學者所提出,他更把整個病程區分成三階段;
第1階段: 這階段病人通常很年輕,年齡小於25歲,這類病人會因為棘上肌肌腱與肱二頭肌的長頭肌腱發炎而引起疼痛,但是此時因為發炎所引起的腫脹與出血現象,是可以被治療恢復的。
第2階段: 這類病人年齡大約若在25-40歲左右,他們的的棘上肌肌腱與肩峰下滑液曩,因為受到長期反覆發炎的影響,進而引起纖維化反應,因此這階段病人肩關節活動會有疼痛感覺。
第3階段: 這階段病人年齡大於40歲左右,有長期肩關節疼痛病史,會導致骨刺增生,甚至會伴隨有旋轉肌肌腱部分或完全斷裂。
 
       正常人肩關節上舉過程,肩胛骨會做出上旋(upward rotation)與後傾(posterior tilting)的動作,但仔細觀察肩關節夾擠症候群這類型病人,他們的肩胛骨後傾與上旋角度明顯減少,內轉角度(internal rotation)卻增加,鎖骨也有過度上提的情形。而肩胛骨動作位置主要是受到胸骨-鎖骨關節(SC joint)與肩峰-鎖骨關節(AC joint)彼此交互影響的結果。近年來研究直接指出,肩胛骨與鎖骨動作異常,是造成肩關節夾擠症候群很重要的病理機轉。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髕骨脫位】 (膝蓋骨脫位; patellar dislocation) 發生率為2-3%,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年齡好發於11~20歲。
如以受傷力學機制探討,容易發生在單腳站支撐時,足弓塌陷無力,引起踝關節外翻,與髖關節過度內縮與內轉,此時膝關節容易外翻,引發髕骨往外脫位。臨床上常見的【髕骨外翻】與【髕骨股骨疼痛】病人,同樣有這種下肢受傷力學問題。
我們物理治療所近期來了一位國中女生,主述發生單腳站重心不穩引發【髕骨脫位】,經由醫院急診麻醉下處理,髕骨已經復位了。
髕骨脫位復位後治療原則,有分開刀與非開刀治療。針對年輕的青春期病人,開刀治療原則上都等骨骼生長成熟後才開刀處理。
非開刀治療是以【物理治療】為主,針對避免容易引起髕骨往外跑的受傷力學,須強化足弓支撐平衡力量,與訓練髖關節外展與外轉肌群。
93604490_2704418859787016_297428138810408960_n.png93222967_2704418879787014_1650832506271825920_n.png93858994_2704418846453684_1147805648801497088_n.png92862325_2704418689787033_2941790170963247104_n.png
 
文章標籤

黃郁翔物理治療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